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千碉之国”在碉楼间体会一花一世界"【丹巴.甘孜州.四川】王江摄影.编辑.配曲

离开八美镇路口向东,汽车在几十公里长的牦牛谷一路盘旋而下,走走停停中,丹巴县城突
然出现在几条河流交汇的山谷。

革什扎河从西北的党岭山脉一路流下,在丹巴县城以北两公里处和正北流下的大金川河交汇
,之后又在县城脚下与西南方向过来的牦牛河汇合。从天空俯视,五条河流从四面汇合,其
河流谷底汇集,如同一朵莲花出现在嘉绒藏区的山谷。甲居就在县城以北数公里大金川河西
的山坡上。

丹巴县可以用“五”来概括:“5万多人口,5万多平方公里,5条山脉,5条河流,5条山谷…
…”,县辖1镇14乡,居住着以嘉绒藏族为主,汉、回、羌等15个民族,县城章谷镇海拔1800
米。在低海拔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2℃
左右,四季均可适宜旅游观光。全县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为5820米,相对高差为4120
米,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丹巴素有“大渡河畔第一城”、“千碉
之乡”、“美人谷”、“天然地学博物馆”等美誉。

丹巴有着5000多年悠久文明史,根据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表
明,丹巴是我国西部藏彝民族大走廊的核心地带。数千年来,羌、夷等众多古部落杂居在此
地,他们团结和睦,共同耕耘这块祥瑞宝地。各种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独特的
嘉绒藏族文化。丹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绮丽的自然风光与独具特色的嘉绒风情、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这里有——大金河、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河相汇而成著名的大渡河;白菩萨山、拥波山
、万年雪梁子、哥妈山和墨尔多山五座山从河谷谷底拔地而起山峰直插云霄的壮丽奇景;集
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天然盆景”的牦牛沟风景画廊;省级自然保护区,充满神秘色彩
的藏区四大神山——墨尔多神山;集雪山、草甸、海子、温泉、原始森林为一体,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途中曾留下光辉足迹的党岭自然风景区;野生动物栖息的天然乐园莫斯卡省级自然
保护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人间最后有一片净土。

丹巴的人文景观引人入胜。这里有被称之为“中国乃至世界石砌建筑和设防民居的奇迹”,
“人类文明的丰碑”的千年古碉群,享有“千碉之国”的美誉。它与“天人合一”的藏寨共
同成为丹巴人文景观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丹巴甲居藏寨在2005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审美中国
中一举就拿下了“最美的乡村古镇”的桂冠。丹巴中路、梭坡藏寨碉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即将成为走向世界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有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发现的珍藏历史达200余
年、数量达600余幅的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谱系,被学者认为是一项填补格萨
尔文化空白的珍贵遗产。这里还有神秘的东女国文明。其产生和消亡成为不解之谜,期待着
有识有士去探秘。

您进入嘉绒藏寨,品尝到当地独特的香猪腿、酸菜包子,喝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咂上几口刚
刚酿制的青稞酒,和当地盛装的男女青年一道,跳起欢乐的锅庄,唱起优美动听的歌谣,尽
情欣赏嘉绒藏族绚丽的服饰,直面美人谷姑娘的靓丽倩影,这时,您才能真正领悟古老的嘉
绒藏乡风情的特殊魅力。

去看村子里那座废弃的碉楼,那是过去本地土司的官寨。如今壁画黯淡,砖石残存,人去楼
空。八美让我想起曾路过的惠远寺,那是个安静而古老的寺庙,许多年轻的僧人在其间修行
。当时我曾想,他们如何能够忍受那种寂寞,他们的人生是否太少更有趣的选择?此时我想
,坐卧在草地上的那些年轻僧人们当时或许也曾想,这些路人,你们为何虚掷这一世的光阴
在劳碌和奔忙。

丹巴在这里有被称之为“中国乃至世界石砌建筑和设防民居的奇迹”,“人类文明的丰碑”
的千年古碉群,享有“千碉之国”的美誉。丹巴中路、梭坡藏寨碉群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即
将成为走向世界的珍贵民族文化遗产;有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发现的珍藏历史达200余年、数
量达600余幅的莫斯卡《格萨尔王传》岭国人物石刻谱系,被学者认为是一项填补格萨尔文化
空白的珍贵遗产。

这里还有神秘的东女国文明。其产生和消亡成为不解之谜,期待着有识有士去探秘。
甲居藏寨和梭坡、中路乡一带的碉楼是必游之地。美人谷指的是巴旺乡的邛山村。丹巴以西数十公里的党岭是尚未开发的绝美之地,最适合摄影者和探险者。

嘉绒姑娘
词曲:杨翠霜
编曲:姜祥仲
演唱:阿英

裁一块五色的云遮住长长的发
剪一段七彩的虹系在你腰上
长裙在微风中轻轻飞扬
动人的双眼闪着雪山的光芒
啊……德咪葛歇儿
嘉绒德咪葛歇儿…………

一支支酒歌唱醉了太阳
一曲曲锅庄引来了月亮
星光下与鲜花一起怒放
轻风将欢乐送向远方
啊……德咪葛歇儿
嘉绒德咪葛歇儿
嘉绒德咪葛歇儿
嘉绒德咪葛歇儿

……